转眼间,到美国已经12年多了,在加州政府工作也有8年了。那些逝去的往事,还依然定格在记忆的深处 ……
2002年3月底,在快到不惑之年时,我移民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定居在加州的 ** 沙加缅度(国内叫萨克拉门托)市。经过语言补习、专业学习、求职、笔试和面试等多个阶段的努力和流程,四年后,我进入加州政府成为了一名会计职员,从较初级的职位“会计1”做起,后历经升迁为“助理会计”、“主管会计”,再到六年后的“ ** 会计”。一路走来,艰难险阻,酸甜苦辣自不必说;但更有意义的收获,莫过于在新的环境、文化、制度下的工作历练,对自己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触动所带来的思索和感悟。这也是本文所要注笔的。
偶尔回国与亲朋好友们交流,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她)们行将移民到美国的子女们要模仿的对象,都想要走我的路,希望到美国后也能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捧上美国的“铁饭碗”,实现他(她)们那要求不高的“美国梦”。然而,很多时候,我感觉到美国在国内人们的眼里,还是很神秘、飘渺,或者他们还是在用中国思维去想象美国。于是,我一直都想写点什么东西,把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感受到的方方面面,告诉大家,希望不但能为亲朋好友们起到某种指点迷津的作用,也能使更多的人, 特别是有志来美国发展的人,对美国的文化、制度、政府运作和不同的价值理念有更客观的了解。
美国的文化、制度、职场运作等对我的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触动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首先我要说的是在政府的招聘、用人中,求职者的经历(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来到加州后,曾经想到本市的州立大学读个会计硕士(我是国内经济本科毕业),但每想到自己的年龄就犹豫不决。后来从本地的亲朋口中及网络而知:只要在大学级别的学校读完州政府规定的19个units(学分)、大概6-7门会计课程,就可以参加州府各部门的会计招聘考试,从而进入州府从事初级会计工作,别说学位,证书也不需要。对于习惯了国内重文凭重学历的氛围的我,上述信息犹如一道闪电,令我震撼和兴奋。我决定留在我读语言的那所学院,继续修读这19个学分的会计课程。后来知道,即使会计硕士毕业的人,入州府后也是要从初级职位做起的,没什么两样,因为没有初级职位的经历(经验),是不可能跃升到高一级位置的,这是铁定的制度之一。修读这19个学分,只需一年左右,所以我赢得了时间。工作多年以后我遇到一位来自大陆的新同事,得知她竟花了10年读完会计本科,才进入我所在部门工作,我很惊讶和觉得不可思议!她说,她基础不好,也不知道上述的信息,所以没我幸运,迟到了。是啊,这信息,是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呢? 我想,是理念!正是我们国人的大一统、追求“高大上”的价值理念,把我们的成功模式和生存路径定格在狭窄的通道上,所以才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时常也听到国内某些硕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再到某大、中专学校去读个职业技能的课程,反被录取了,这都说明学历并不是 ** 的。
在加州政府的就业网上,很多岗位都要求应聘者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或要有一到两年的次一级职位工作经历。没有州府工作经历的人,只能选报无工作经验要求的初级职位;有些初级职位也强调“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在招聘面试中, ** 道问题一般都是要你描述你的教育和经历(经验)如何使你能胜任此职,有时干脆没提“教育”,只提你的“经历(经验)如何使你能胜任该职。我有一个小故事:在找工作之初,通过笔试进入前三列后,我面试过几个单位,但都没有成功,后来,当我在加州税务局寻到了一份“季节性职员”的临时工作,干了四个月后,在一次加州就业发展局招聘正式会计的面试中,我成功地通过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当评委介绍完该职位的职责,轮到我回答 ** 个问题“你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如何使你胜任该职”时,我先介绍我的教育背景,评委们很平静,只在做笔录;我接着说,我在加州税务局工作了四个月,职责是在电脑上计算、核查个人税务缴纳数额,这与我现在应聘的工作——在电脑上计算、核准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的申请数额和资格,有极相似之处…… 此时,我看到三位评委的眼睛开始发亮,一齐向我聚焦,对我兴趣渐增……。三个星期后我接到了录用通知书。很显然,我的这段“季节性职员”的经历对我的成功应聘功不可没。
从我的经历中可知,如果你是新移民(留学生除外),并没有从事科学家、大学教授、IT从业人员等的高端职业的打算,只是想在美国谋得一份还算是中产的职业,好好居家过日子,就没必要非要读个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在美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要走独木桥;更何况,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经验、实证和操作的国家,就一般的技能性而非研究性的职业而言,有时候你一段与应聘工作相关密切的经历,比你一个空洞的博士头衔,更能赢得考评官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