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国 > 移民资讯 > 子女教育 >

【美国】在动手动脚中学习成长(三)

2015-12-24

2015年中,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中式学校》在中国一度火爆。在这部三集记录片中,五名全国选拔出的中国老师在英国开设中式教育实验班,用原汁原味的中国教学方法授课一个月, ** 后用该班学生的考分完胜英国同龄学生。撇开整个教学过程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典型中国式教学的特点在此片中一目了然。我把这些特点大致概括为:大班授课、延长学时、动眼动脑少动手。

项目(project)
从小学到高中,动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小女儿二年级时,我作为家长志愿者每星期二去协助老师完成一堂语言课。我发现,这堂课,老师根本不讲课,每次孩子们都是分成五组,完成不同项目:有的组做各种卡牌游戏、有的组做诗歌抄写与朗诵、有的组自主阅读,每15分钟轮换一次。

这些不同的项目其实都为同一个知识单元服务,孩子们在趣味中完成了原本枯燥的重复练习。这不仅解决了孩子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问题,学生分组活动时,老师也能抽身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孩子们年龄越大,项目就逐渐复杂起来。有用鞋盒和回收物品做美国土著印地安人社区模型的,有用展览展示的方式解读小说的,有构建细胞结构的,有自拍视频还原历史事件的…… 动手项目比老师口述、孩子死记硬背显然更耗时费力,但孩子们通过互动、体验学到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对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大有裨益。

不过,项目制的教学对任课老师有更大的挑战。我的中学同学、在加州从事小学教育20年的Sally说:“美国小学老师在教学大纲下的自由发挥度比中国老师大很多。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编写自己的单元教案。”Sally从中国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又修了两年小学教育的学士课程,并通过一年实习后,成为美国小学教员。她为所在小学的中英文双语教学编写了中文教材,并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Sally以自然科学课为例介绍说,一学年中,学区会统一发放给她的班级两个标准课件,比如观察生物单元,学区就会发来小动物养殖观察包,里面有鱼、蚯蚓、爬虫及装这些动物的容器和展示箱、文字说明和孩子们写观察笔记需要用的记录单。Sally说:“我会考虑,如何在课程中融入多元智能的八大元素。” 所谓多元智能就是在语言、逻辑数学、自然观察、内省、空间、音乐、肢体动感、人际等八个方面的能力。在同一单元课程中,每个孩子们都有机会开发多种能力,发挥各自特长,而不是仅仅拼记忆力。

美国有一些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课件,供老师参考。另外,像可汗(Khan Academy)这样的大型教育网站提供了各学科非常系统的教学视频。尽管如此,课程内容的自由度对老师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他们不仅在课前要更多准备,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引导、质量控制和评审,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这也是好老师与普通老师的分水岭。

但小班授课、短学时、“动手动脚”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自主学习、创新、批判思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所以,在影片《中式学校》中,即使英国学生在考分上输给了接受一个月中式教育的学生,英国学校的校长在反思总结时这样说道:“我们或许需要延长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但是,我们真的想让孩子们一天学15、16个小时吗?那在我听起来可不像童年,那对我来说,几乎像是监狱。”他进而问道:“这样的方法真的是健康的吗?”

我要提问

标签

美国 教育 移民

上一篇: H-1B迎来寒冬,留学生恐将失去 ** 后一根稻草

下一篇: 【美国】在动手动脚中学习成长(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

为您量身定制省钱方案

津桥移民优势

Copyright 1996-京ICP备08103786号-17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16349号
北京华钜津桥联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