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国 > 移民资讯 > 子女教育 >

【美国】从语文课堂谈美国教育(四)

2015-12-23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考。本文节选自《名作欣赏》。此文作者围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寻找答案吧!

通过语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一,但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工具性被拔得过高,人文性严重稀释,带来的问题是,语文也成了为应试教育添砖加瓦的道具,只关注外在的效率,漠视人的内在本质,对心灵胡乱涂抹,学生越学越迷茫,教师也越教越困难。原因是,我们太多的学校和太多的老师把语文狭隘化了,导致语文像风干的丝瓜,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其实,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社会,语文就是生命,语文就是整个世界,因为语文关涉人的思想,而思想和整个世界是统一的。

看看整个《美国语文》,它走的完全是“大语文”的路子,是在一个系统中确立语文的位置,有非常清晰的课程意识。它不是把语文仅仅定义为科目,而是定义为培养人的教育行为,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和人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生活背景中把握语文,促使语文突破课堂限制与学校约束走向广阔的世界,走向生命的自觉。

在美国语文的课后练习设计中,能看到编者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历史等等全方位的关注,能看到地理探险、电影改编、喜剧表演、新闻写作、历史连线、职业连线、社会研究报告、多媒体报告、公民演讲、纸板游戏、影视传播、广告设计、搜集民间故事、给杂志写文章等许多与生活有关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趣味横生,把“大语文”观念发挥到 ** ,充分体现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想,这些有趣的练习和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美国语文努力让不同的孩子都在语文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比如《穷理查德的年鉴》之后的练习题设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格言网页,为该文写一篇吸引人的介绍,然后制作两个到三个链接,例如“穷理查德谈友谊”,以便你的用户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浏览相关的格言,并且对不同媒体(广播、电视、新闻杂志)设计不同的语言风格。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这一课甚至设计了纸板游戏,要求学生“设计游戏规则和一块游戏纸板”,游戏卡片上标明的主题可以有“友谊”“教育”等。在“分裂、和解与扩展”部分甚至还有一个网页制作计划,要求“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和图片。制作一个流程来说明你的网页将要包含的链接”,这就给那些网络高手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更让我惊讶的是,美国语文竟然没有一篇课后练习要求背诵课文,难道他们没想到让学生接受自己的优秀文化?我想,死记硬背只能把学生的大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利于接受传统,却容易复制传统思维病灶而抑制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三纲”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之类,加上考试强化, ** 后学生长大了,却可能失去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用功名利禄诱惑,用考试强化,这些学习方法并不能使人变得聪明,相反,它容易把人培养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知识顺民,甘心接受外在的奴役,而教育恰恰是为摆脱奴役而存在的。

读完整个《美国语文》,我想,我们在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学习美国,当我们有一天在文化教育制度上能够低下头虚心学习美国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国家真正有活力、有希望的时候。

我要提问

标签

美国 教育 移民

上一篇: 【美国】在动手动脚中学习成长(二)

下一篇: 【美国】在动手动脚中学习成长(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

为您量身定制省钱方案

津桥移民优势

Copyright 1996-京ICP备08103786号-17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16349号
北京华钜津桥联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