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国 > 移民资讯 > 子女教育 >

【美国】启发:从语文课堂看美国教育(二)

2015-12-21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考。本文节选自《名作欣赏》。此文作者围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寻找答案吧!

让学生学会真思考

美国语文在每一篇文章后都有“阅读理解”与“思考”,其设计都是紧扣教材,力求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真正理解作品,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后的练习是这么设计的:1.梭罗在想象中做了什么事情?2.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他 ** 后为什么离开森林?3.他从他的“试验”中学到了什么?4.梭罗对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提出了什么忠告?

这种提问法和中国大陆的语文教材区别并不大,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篇文章,只不过美国语文的设计更细致,更科学,教师只要带着学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即可了解课文内容,这就使课堂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 ** 大限度地降低因为教师不同而带来的教育效果的不同,不像中国大陆的语文课,好坏全在于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际操作。

美国语文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本。比如在《一个美国农民的来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里,他的辛勤劳动与他获得的报偿是平等的,他的劳动是建立在自然和自利的基础之上的,难道还需要更大的诱惑吗?”课后思考题这样设计:“克雷弗科尔暗示说,自利是一种有价值的品质,因为这能促使人们更勤奋地工作。现代社会普遍将自利作为一种值得赞扬的品质吗?为你的回答做出解释。”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充分实现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从教材编写看,美国人很有职业眼光,从小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我们的教育要早许多年。我们的许多大学生毕业时才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而美国教育从小就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比如本课在“扩展”部分设置的“职业连线”题目:今天的旅行社和假期活动组织为想回归自然的人们设计假期。为什么这样的旅行很有吸引力?这就把对课文《瓦尔登湖》的学习辐射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大自然,把学生的思考引入更大的时空,也为学生的自主择业和创业打下思想基础。

在梭罗的另外一篇文章《论公民的不服从》中,美国语文的“社会研究连线”思考题是:关于一个人应该反对他所不同意的政府政策,评价梭罗所做的论述是否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让学生去思考社会,思考政治问题,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梭罗说:“如果他们(人们)真心地想把它(政府)作为一支真枪来彼此对抗的话,它就必然会破碎。”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对这一论断做出判断。这样,美国语文就突破了狭隘的小语文圈子,走向历史,走向社会,走向政治,走向广阔的人生,真正成为大语文,让学生学会真思考,让一个人真正成为公民。
 

我要提问

标签

美国 语文 教育 移民

上一篇: 【美国】杭州女生进哈佛真相:系美籍

下一篇: 移民美国,子女教育成主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

为您量身定制省钱方案

津桥移民优势

Copyright 1996-京ICP备08103786号-17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16349号
北京华钜津桥联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