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国 > 移民资讯 > 子女教育 >

【美国】为何美国 ** 大学远强于清华北大?

2015-11-20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严进宽出”,而美国的本科教育则恰恰相反是“宽进严出”,这话说的虽然不完全精准,却也的确有几分道理。无论中美本科教育孰优孰劣,有一点是肯定的,二者所重视的领域和方式显然不同,这就必然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本科生活体验了。

中美本科教育的差异在哪儿?

多年来,我们对本科教育口头重视多,实际行动少。本科生教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甚至是边缘化的地位。

然而,综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视。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在不懈地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未来。

差异一:价值观教育

** 主要的不同在于,美国大学是在本科学院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核心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全方位实现美国的价值观教育,中国大学是在独立成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进行专门化的价值观教育。

美方:主张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形成独立判断。1948年,芝加哥大学开设核心课程《美国政策的形成》的本科学院院长F·钱皮恩·沃德认为,“在这些在一起‘学习’和‘思考’的讨论过程中, ** 后学生们不仅要‘知道’那些他必须知道的事实,同时,他还要学会自己去分析问题和形成自己的判断。课程要引导学生去相信或是怀疑。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美国政策的过去,而且要让他们形成公开讨论的习惯,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够领导美国未来的政策。”

中方:偏重于知识的讲授,价值观教育缺失,割裂教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相比之下,中国大学普遍重视知识讲授,往往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因素。学生只关注老师讲了什么,考试会考什么。还有的教师将价值观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完全割裂了教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上课,把上课简单地等同于讲授知识。

差异二:重视方式

和美国 ** 大学相比,我们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美方:本科生教学核心地位不动摇。美国 ** 大学一旦确立了本科生教学的核心地位,就不会动摇。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在学校重大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中方:偏重于“教授上课”的外在形式,忽视上课效果。院士和 **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几乎成为各大学展示自己重视本科教学的 ** 重要的例证之一。但教授们都太忙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给本科生上课,尽不到其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教授上课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如果教授仍然以传统的演讲式方式上课,学生除了在现场欣赏了教授的表演之外,并不能获得多少智识上的真正进步。授课津贴的物质刺激方式局限性大。目前高校在经费管理上的僵化,很难给教师发放高额讲课费。因此,相比较校外演讲以及教育培训班的高收入,微薄的授课津贴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中方上课记录与科研成果相较,难被作为标准价值。高校教师面临职称晋升时,比起“上课质量”,学校更重视科研成果,上课记录几乎没有作为标准的价值。

差异三:对招生的重视程度和监控人才培养

美方:高度重视本科招生,制定完善招生制度。美国所有的 ** 大学,无不对本科招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公立大学也不例外。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及高淘汰率。美国 ** 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 ** 为人所熟知的是美国 ** 大学在本科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 ** 的加州理工学院的淘汰率居然达到了30%。

中方:招生工作缺乏重视,仅依赖单一高考成绩录取。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对本科招生工作只依赖单一的高考成绩录取,中国大学已经逐步蜕化甚至丧失了识别人才的基本能力。院系和教授对本科招生既没有积极性,参与程度也很低。

培养质量没有监控,本科培养处于放任状态。中国大学普遍对本科培养质量没有监控。由于高考压力巨大,加之没有灵活的转学制度,学生一旦入学就必须要让学生尽可能顺利毕业,学校和教师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因此,中国大学的本科培养事实上处于放任状态。

这一点可能是当前本科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的 ** 严峻的挑战之一。

读完本文,我们是乎明白了中美的差距不正是这一点一滴的观念形成的么?美国的本科教育除了有正确的出发点,更离不开,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这是环环相扣,十分细致,有条不紊的教育体系。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教育总是处于世界教育的顶端位置的原因,更是千千万万家长,争先恐后地为了孩子移民美国,让孩子从小开始接受美国教育的 ** 重要的原因。如果您也赞同,就请联系我们吧!

我要提问

标签

哈佛大学 清华 北大 美国移民

上一篇: 【美国】美国家长对孩子教育要求很低?

下一篇: 美国家长对孩子教育要求很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

为您量身定制省钱方案

津桥移民优势

Copyright 1996-京ICP备08103786号-17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16349号
北京华钜津桥联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